
一条感慨“上海阿姨爷叔真的很好”的网帖,这几日一直在网络社交端活跃。大量网友涌入评论区,分享那些被上海阿姨爷叔帮助的美好回忆。
故事源起是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走路踩到钉子,获得两位路过的上海阿姨帮助的经历。这也引发了另一位网友回忆起多年前在马路上遇到尴尬事,一群阿姨爷叔为他解围。
关于上海阿姨爷叔的讨论就这样暖暖蔓延。
截至发稿时,该帖子有超过6000个赞,数百条评论。还有人加入进来,分享类似经历——裙子被卷进自行车辐条、第一次用医院自助机、拎着两个行李箱坐地铁、异国他乡想念中国菜……年轻人们用他们习惯的口吻和话语体系来点赞——在各不相同的场景里,上海阿姨爷叔就像“NPC”(剧情推动者),在大家需要帮助的时刻就出现了。
按照这些阿姨爷叔的生活习惯,他们本是去买菜、接送孙辈上下学、口袋公园乘凉,抑或“随机路过”,却以举手之劳,牵引善意、放大暖意,也成为上海的美好滤镜。
如何细微的话题,怎会引发众多人的参与。我们从中或许可以看到人与城究竟是怎样互相羁绊,相契相守。
诚然,忙碌的大城市生活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彼此,但我们仍然有种可贵的本能。
上海阿姨爷叔用沉淀了一辈子的生活经验,抚慰遇到难事的年轻人,在一声声“嫑急”的开解中,就有着一种出手即妥帖牢靠的底气。
被缠住的漂亮裙子从辐条里慢慢抽出来了,化验单从自助机里印出来了,搭一把手两个行李箱也没那么重了……事了拂衣去,微笑摆摆手,这些在他们眼里都是毋庸生恼的“小事体”。
举手之劳,点滴暖意,却又像及时雨般体贴。这群被年轻网友直夸“可爱”的上海阿姨爷叔,或许就是这座城市生活无比珍贵的一面。
凯狮优配-公司配资-证券杠杆-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